2012年7月14日 星期六
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
內容簡介
我們曾經以為「在網路上沒人知道你是一隻狗」,
但現在網站不但知道你是狗,
知道你最愛吃哪一牌狗食,
還知道怎樣的廣告最能撩撥你的心。
我們曾經以為Web2.0終於讓每個人都能接觸不同的想法,
但是網站紛紛使用精心設計的演算法將訊息個人化,
你可能點閱許多文章,但卻全是同一個主題,
永遠只能聽到自己的回音。
我們的網路經驗正在劇烈改變,我們造訪的網站愈來愈積極調查你的個人喜好,並且利用這些喜好來調整網站餵給你的訊息,好讓你對網站愛不釋手,把裡面的文章一篇接一篇點下去。
許多人天天都會利用免費的超大容量的電子郵件、跟朋友保持連繫的社交網站,然而要使用這些方便的服務,就得交出你的個人資訊。其中也不少人非但不介意,還十分以此為樂,凡走過哪個景點,必留下打卡的痕跡。
而如果不找一個朋友坐在身邊上網,你很難察覺原來你螢幕上的Google或Yahoo新聞和別人居然有如此大的差異。個人化消蝕了共同討論的基礎,把這個問題搬上檯面來談,是刻不容緩的要務。
心得
這本書主要在介紹[過濾罩]也就是所謂的[個人化] ,google不是有所謂的個人化界面嗎?那個東西會不斷的紀錄你上網的一切活動以及點擊,最後會透過google公司強大的程式碼讓你以後找上網搜尋時能出現它認為最符合你想找的資料以及關聯度高的項目。聽起來很方便吧?但這會造成一個很嚴重的後果,那就是--你無法接觸到你不知道的事物。
一個長期點選影藝名人八卦的人他的新聞網頁頭條會以那類新聞為主,當國際上發生什麼大事時,那些重要的新聞往往會被壓下去,無法出在你的焦點新聞上。一個在網路書店購買食譜相關書籍的人在推薦書單上難以出現其他類別的書籍。FB上的最新消息並非顯示你所有朋友的動態,而是那些你常關注的人的動態而已。
我們以為網路的出線可以讓我們更加自由地吸取未知,但是所謂的[過濾罩]卻依據你以往的點擊行動對你進行歸納,這導致了每個人都成了孤島,不管怎麼走都只有自己的回聲,無法聽到反對你或者第三選項的聲音。
其實這種事情並非只發生在google或facebook,在網際網路誕生之前就已存在。但是網路與他們的不同點在於--你無法拿下這個有色鏡片,因為你連上網取得資訊的管道全都被那層過濾罩給掌握了。 不過這本書真的是婊孤狗和臉書婊的特別大力就是了。
那麼,我們有沒有辦法脫離這層罩呢?裡面並沒有寫到可以完全制勝的辦法,但是可以讓我們以後在進行網路作業--甚至是接收日常生活資訊時,能有一個更深入的思考,而非渾然不知的受到操弄。
雖然我在閱讀這本書時也看了個婊MoveOn團體的影片啦,不過我還是推薦各位看看這本書,對於[過濾罩]了解甚少的人看完了這本書之後,能對你未來在螢幕前的行為造成的影響更為了解。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